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 > 三农新闻 >
分享

  一整张刚刚蒸好的面皮新鲜出炉,厨房里弥漫着米面的香味。厨师手握40厘米长的大刀,干净利落地将面皮切成3厘米宽的细条,规整地放在铺着豆芽、菠菜等时令菜的碗中,末了,扬起一勺混着蒜蓉、油泼辣子、卤水的汤汁浇在碗里。4月2日,在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张建军开的小饭馆里,一碗刚出锅、浸润在汤水中软糯爽滑的面皮被送到了等待已久的食客面前。

  张建军已是家中第二代做面皮营生的人了。1992年,他的父亲就在山东德州摆起了做面皮的移动摊点。长大后的张建军成了父亲的“小帮工”,向父亲学起了手艺。2015年,有了一定积蓄的张建军回到新集镇,租了一间门店,开始卖面皮。几年来,面皮生意越做越大。他买了车,盖了房,面皮带来的收入也越来越多。“现在每天能卖200张面皮,一年能有8万元到10万元的纯利润。”张建军说。

  新集镇共有6.3万人,其中有2万余人像张建军一样从事面皮相关产业。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对于新集镇的居民来说,除了政府修的四通八达的公路外,他们还修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面皮致富路”,让小小的面皮“蒸”出了“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

  “新集镇的小楼房就是‘面皮人’用面皮一张一张‘贴’出来的。”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面皮协会副会长吴荣春说,几代“面皮人”的努力让新集镇“换了容颜”。街边低矮的土房已被二层小楼取代;每年过年,聚集此地的各地牌照的车,都是在外打拼的“面皮人”的。尤其是罗家堰村,那里的变化更大。

  新集镇的罗家堰村是远近闻名的“面皮村”。全村496户人有183户以卖面皮为生。“过去的罗家堰村人多地少,很多村民都吃不饱饭。”罗家堰村党支部书记杨海彦说,“当年的现实困境迫使罗家堰村的村民外出经商。最早那批走出去的村民卖的不是别的,正是面皮。”

  改革开放初期,一群罗家堰村的村民背着制作面皮用的手摇磨、大刀、调料出去闯市场。知名的面皮品牌“罗家一口香”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经过两代“面皮人”的努力,罗家堰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全村六七成的人家里都有车,出门在外卖面皮的村民家每年至少有8万元至10万元的收入。

  “做面皮不需要太多资本,几万元启动资金就能开一家店,经营门槛较低,所以那么多家庭作坊式的面皮店才能在外立足,稳定创收。”吴荣春介绍,“但也正因为家庭面皮店水平参差不齐,新集镇整个面皮产业的进一步扩大遇到了瓶颈。”

  即便如此,新集镇的面皮产业依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年销售额达到42亿元,年净利润达到7.5亿元。截至目前,面皮产业已带动1900多户6000多人脱贫。

  4月4日至5日,汉中市在南郑区举办了“公主杯·汉中面皮”大赛暨首届汉中面皮饮食节。“我们就是要通过举办面皮大赛,不断提高‘面皮人’的从业荣誉感和面皮制作工艺,以及汉中面皮的知名度。”汉中市面皮协会会长郑植元说。去年9月,汉中市成立了面皮协会。他们将着眼于行业标准的制定,保障面皮品质,实现面皮产业抱团发展。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