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频道 > 职业农民 >
分享

  5月15日,在汉中市城固县哈瓦娜乐器文化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回乡创业的首汉军拿着一把尤克里里进行试音。(见习记者 陆晟摄)

  5月15日,汉中市城固县哈瓦娜乐器文化有限公司厂房的墙面上挂满了吉他和尤克里里。首汉军随手从墙上拿下一把尤克里里,拨动琴弦,《天空之城》优美的旋律就从他指尖缓缓流出。“我弹得不好,但给它们调音,我可以调得很准。”首汉军说。做了18年的吉他和尤克里里,弦松弦紧,他一听便知。

  结缘吉他 创业艰辛

  首汉军是汉中市两汉文创乐器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哈瓦娜乐器文化有限公司是他投资建的新厂。首汉军说:“我最初与吉他结缘,不是兴趣使然,而是生活所迫。”

  首汉军现年35岁,是汉中市南郑区人。在他7岁时,父亲因病离世,母亲改嫁河北。重大家庭变故让年少的他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我2001年初中毕业后,就不得不随亲戚一起到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的一家乐器厂,开始了打工生涯。”首汉军说,那一年,他17岁。

  那时,首汉军身高仅1.58米,体重不过43公斤。但他弱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2001年,首汉军被分配到吉他组,除了出色地完成本组工作外,他还经常到其他组去帮忙,并很快升任组长。2007年,首汉军琢磨着“大厂学管理、小厂学技术”的道理,跳槽到了一家小工厂,专管吉他部。在这里,他学习吉他制作的生产工艺。2011年,他在惠州市租下了500平方米的厂房,和6个汉中老乡开办了自己的企业。企业由1个厂扩大到2个厂,吉他产量由每月数百把增至每月6万多把,产品远销欧美。

  在广东的10多年间,首汉军一步一步打拼,从一个为生计奔波的打工仔变成了一名追逐理想的企业家。

  “汉军”回汉 游子归乡

  2016年,考虑到现实情况,首汉军返回家乡城固县,办起了吉他加工厂。

  在生产吉他方面,城固县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就气候环境而言,相较于潮湿的广东惠州,城固县的气候更适合制琴。”首汉军说,“我们制作吉他常常会用到一些诸如加拿大冷枫这样的高品质木材,水汽对它们的伤害很大。无论是在定型还是上漆的过程中,干燥的作业环境更利于制作出高品质的吉他。”

  此外,城固县的政策补助,也是首汉军回归的原因之一。协助土地流转、办理手续方便、提供新厂房、每平方米4元的租金补贴等优惠条件,都为首汉军的回归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便利。“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在外打拼的人愿意回来,家乡也会变得越来越好。”首汉军说。

  从当年8月选址城固县五郎工业园区,开办两汉文创乐器有限公司,到2017年3月公司投产,仅仅7个月时间,这个企业不仅服了水土,而且快速成长。如今,首汉军在家乡的第二家吉他厂也已经建成——哈瓦娜乐器文化有限公司在4月15日进行试生产,预计在今年7月正式投产。

  “今年我给老厂定的目标是营业额达到5000万元,新厂的营业额是3000万元。”首汉军说。

  企业责任 社会担当

  “现在我过得好了,也要为家乡作一些贡献。”首汉军说,预计2019年公司将纳税300万元以上。

  同时,首汉军还带动了更多人返乡就业。“我以前就是做吉他的,已经从事这个行业20多年了。现在老家有了这个工厂,我们一家人都回来了,在这里打工不仅可以照顾老人,还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城固县五堵镇五堵村村民刘晓珊说,“以前我们一家三口一直在广东惠州务工,两汉文创乐器有限公司投产后,我在厂里负责技术,妻子是检验员,儿子是吉他调音师。像我这样从广东回来的还有20多人。”

  产业带动就业。如今首汉军经营的工厂为280多名工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贫困群众有80多名,残疾人3名。他们月收入大都在3000元以上。

  “我们开办社区工厂解决附近群众就业,他们来应聘又帮助我们解决招工难的问题。我的企业和我的家乡能够实现优势互补的良性互动,这是一个双赢。”首汉军说。

责任编辑:张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