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频道 > 农业风采 >
分享

  封装、填单、装货、发货……最近是于闵最忙碌的时候。在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明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门口,发往内蒙古海拉尔市、新疆喀什的液态地膜正装箱发货。

  提及地膜,很多人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塑料地膜中,在山东、河北、内蒙、新疆以及陕西的渭北等干旱地区,由于使用传统的塑料地膜在自然环境中难以分解,长年累月,农田里随处可见白色塑料膜在风中猎猎作响。

  地为了解决这一顽疾,20年来,杨凌明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于闵和他的团队潜心研发出一种可以降解的液态地膜,该产品先后在陕西省林业厅立项,在运用到三北防护林的植树造林中,经过多年的验证,得到陕西省科技厅和林业厅的共同技术鉴定,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这种可降解的新型液态地膜在杨凌研制成功,可完全替代传统地膜用于农业生产,并有效解决了困扰农业生产的“白色污染”问题。

  解决农业“白色污染”

  “一些白花花的地膜在地里,用工具清理很困难,只能一点一点靠人工捡出来,不仅费时费工,随着地膜残留物埋在土壤里越来越多,种子播下后一旦被包裹缠绕,根系扎不下去,甚至死苗”。在西北旱区,一些农民对此深有体会。

  “别看可降解地膜价格高,但整体算下来每亩地能降低100多元成本。”杨凌明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于闵说,这是一种可完全降解的液态地膜,传统地膜需要人工捅破才能出苗,这种新型地膜作物可自然出苗,还能减少施肥用药工序,与使用塑料地膜相比,用工量仅为覆盖塑料地膜的20%。

  于闵介绍,液态地膜的用途不仅仅局限于覆盖土地上保墒。它还有几个拓展的作用。比如猕猴桃的越冬,用液态地膜去涂干,解决了越冬问题,也减少了病虫害,拓展用途。

  而这项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的多功能可降解液态地膜技术,喷施后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黑色的高分子保护膜,可接收自然降雨,经过光照和微生物作用,40天到60天可逐渐自然降解为有机肥,不仅避免了“白色污染”,还给土地增加肥力,同时具有塑料地膜增温、保湿、保苗的作用,其费用也比塑料地膜减少32%。经不同气候地区、土壤、农作物多年试验推广。

  让土地换出“新颜值”

  为了考察“生物液态地膜”在保墒、保温、吸热、透水、防风固沙等方面的性能和对作物生长、出苗、产量的影响,今年该公司专门安排了试验田种植了土豆、玉米两种作物,采取不同处理方法进行全面试验。

  在陕西大荔县部分试验田里,记者看到喷洒了液态地膜的农田,有的在地表形成了一层纸状膜,有的像被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

  于闵介绍,这种新型地膜还具有很好的增产效果。因其透水透气性强,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在花生、土豆、棉花等作物大田应用中,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抗旱性,减少病害发生,增产效果显著。

  据介绍,这种“新型液态地膜研制及在农林领域的应用”是杨凌明瑞公司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通过多年联合攻关取得一项科研成果,获陕西省林业厅科技成果二等奖。2017年陕西省工信厅将其列为“十三五”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重点项目。2019年,经过对连续使用可降解液态地膜五年土样检测,未检测出致癌有机化合物苯并芘,证实液态地膜无污染。目前,液态地膜已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河南等地广泛应用于玉米、土豆、花生等农作物种植,推广面积近10万亩。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