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频道 > 三农新闻 >
分享

近日,走进商南县十里坪镇菌类产业园,69座菌类种植大棚紧紧相连,犹如巨龙蜿蜒盘卧于山间,首批灵芝已撑开菇伞,长势喜人。这是该镇今年以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落地生花的一个有力缩影。

“现在我们的生活环境比以前更好了、生活质量也更高,之前的街道两侧人行步道路砖破旧不堪,下雨天有积水,如今铺上新的透水砖后,街道整齐美观,出行更加便利了;同时,镇上修建的篮球场、羽毛球场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健身场地。”十里坪镇十里坪社区居民谈起小城镇建设以来的变化时纷纷说道。

不仅是小城镇建设的有力推进,该镇持续开展“六清六乱”治理行动,开展垃圾全域治理,强化污水有效处置,着力打造“干净十里坪”,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观。

乡村振兴既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该镇今年来,着力实施特色产业全链条升级、全环节增值。

“十里坪镇地处商南偏远地区,农产品运输距离远,为此,镇党委、政府积极找准补齐产业短板,在梁家坟村、碾子坪村修建冷藏保鲜库,为供港菜、冷泉鱼等农产品存储、销售提供要素保障,让农产品就地就近冷冻保存,确保农产品“抢鲜保质”向市场供应。”十里坪镇经济办负责人苏小锋表示。

除此之外,该镇今年新建冷泉鱼养殖池41个,投放鱼苗20万尾,冷水鱼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建成西洋菜产业园,试种西洋菜30亩,探索建立“鱼菜共养”产业发展新模式;集中力量发展联村产业,整合白鲁础村等4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资金建成菌类产业园,建设香菇、灵芝种植大棚69个,种植香菇20万袋、灵芝5万株;在大竹园村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兴办农副产品加工厂。

在抓治理效能提升方面,十里坪镇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机制。9个村获市级“无访村(居)”示范村;打造红岩村数字乡村示范点1个,智慧党建、人防+技防”等智慧平台技术应用呈现乡村治理新路径;道德银行建设不断激发群众崇德向善;“身边好人”“五美庭院”“好公婆、好儿媳”等评选活动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下一步,十里坪镇将持续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刻把握“千万工程”经验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聚焦“村美”,狠抓人居环境整治,聚焦“业兴”,狠抓特色产业发展,聚焦“民和”,狠抓治理效能提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秦岭山水乡村,加速镇域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十里坪镇党委书记王斌表示。(作者:薛源)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