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频道 > 三农新闻 >
分享

        近日,走进西庄镇楼枝村的田间地头,昔日荒芜的田地里,连片的冬小麦长势喜人,空气中都孕育着“希望”的味道。

        “现在小麦正处于冬前生长阶段,我们要组织村民做好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麦苗安全越冬,争取明年获得大丰收。附近的村民们都夸我们小麦种得好。”楼枝村党总支部书记张军锋高兴地说。

        楼枝村位于西庄镇盘龙山区,地广人稀,耕种条件相对较差,大多青壮年都选择外出务工,村子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效益低,造成村里常年或季节性撂荒严重。

        为了让“沉睡”的土地焕发出新活力,近年来,楼枝村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工作部署,结合村庄现状,成立粮食安全工作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组,镇村组干部下沉到农户讲政策、做引导,通过“三资”合同清查、撂荒地整治和低效园林改造,整治撂荒地280块650亩,腾退低效园林350亩,发展连片粮食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同时,采取“党支部+联合社+农户”的模式,对小面积分散的撂荒地动员农户复耕复种,对连片撂荒地、荒山荒坡鼓励引导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将撂荒地集中连片流转给联合社,用于规模化发展种植经营,农户从中获得分红和流转租金,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真正做到了“荒地变良田”。

        此外,村“两委”积极争取粮油及蔬菜种植配套设施服务项目,对在开展新增粮食面积、耕地保护大评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组实施政策性奖励,优先建设蓄水池、完善灌溉设施、开展绿色防控,激发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粮食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底线。

        “我们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让昔日荒地在我们的整治下,重现风吹麦浪好‘丰’景。”楼枝村党总支部书记张军锋是这么说的,也带领全村在为这个目标不断努力。今年,楼枝村通过“小田并大田”对流转的土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实现了山区农业种植全程机械化,同时引进新能源发电项目,推行小麦、玉米轮作种植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翻番的目标。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楼枝村将坚持把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工作抓在手中、放在心中,坚持“周排查、月汇总、季通报”工作机制,持续做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基地管理,在提高粮食亩产量和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上下功夫,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带领群众“麦”向致富路。(赵静 )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