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频道 > 扶贫开发 >
分享

  西部新农人网讯;韩城的产业扶贫,围绕镇、村、户精准施策,以产业优势融合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出了符合实际的“政府(党委或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五位一体”模式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以“一镇一园区、一村一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突出乡村振兴主线,结合美丽乡村、全域旅游,加快城乡一体及三产融合,谋划在北部打造林下产业及临河水产养殖区;东部打造沿黄景观带苗木花卉、森林村庄、设施蔬菜等多彩农业;南部发挥各类农业园区和休闲农庄优势,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区综合体;西部山区壮大椒、果、畜种养特色区;中部围绕城市现代服务业体系,打造都市休闲农业、区域物流配送等服务产业集聚区的特色产业布局。通过精心规划,实现了产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全覆盖。

  林下种植 引领他们走上幸福路

  36岁的苗峰是韩城市西庄镇柳村2017年的脱贫标兵。7月26日,记者见到苗峰时,他正在韩城市柳村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球盖菇种植基地里驾驶着农用三轮车拉料。劳作后,苗峰汗流浃背却精神抖擞,看上去身体健硕。谁会想到他曾经因病瘫痪在床,贫困至极,差点妻离子散。据苗峰说,2016年刚过完春节,他在西安红会医院被检查出“布鲁斯杆菌”传染,及时到西安唐都医院手术治疗获得成功,但因背部神经需恢复等原因曾卧床瘫痪近4个月,当时他生活不能自理,一切均靠妻子照料。

  苗峰是家庭的主要劳力与经济支柱,孩子正上小学,他的病还需服药恢复,生活重担全部落到了妻子一个人身上。一年后他家里经济拮据,贫困至极,在各种压力之下,其妻子说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跑回娘家闹着要离婚。柳村村支部书记薛忠民看到苗峰家日子过得恓惶,给其大力争取政府帮扶、民政资助,并多次上门劝导使其妻子自愿回了家。通过协调,政府帮助苗峰妻子在该村附近加油站上了班,每月工资2000元,解决了其后顾之忧。而内心自强的苗峰随着身体的逐渐恢复,能够坐起来时就要求坐轮椅活动锻炼,他不忘医嘱,从轮椅活动到四肢知觉恢复,到趴着栏杆艰难迈步,到拄着双拐挪步行走,再到换成单拐练走却跌跤,直到扔拐独立行走,苗峰自强不息地艰难熬过了一年半时间。在单拐练走路时,因双腿无法和谐配合,曾跌倒无数次,有时把脸跌伤,最严重的一次都把胳膊跌骨折了。跌倒了,用肩膀和腿拼力挪着到墙角或栏杆下,在慢慢趴着站起来继续锻炼行走。就这样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随着苗峰坚韧不拔地持续锻炼,他的身体功能也渐渐恢复。

  为了解决苗峰家的现实困难,柳村村委会决定,让苗峰在柳村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球盖菇种植基地里用农用三轮车搞运输,并享受贫困户分红。2017年9月,恢复正常走路的苗峰来到了该村大球盖菇种植基地上班,他心存感恩,积极劳作,每天总是第一个来上班,最后一个离开,不但为该基地搞好了运输拉料的相关工作,还通过劳动锻炼,恢复了身体健康。苗峰兴奋地对记者说:“我现在都能跑了!刚来这儿上班的时候,我只能走而且腿脚还有点麻,连医院的医生都说我身体的恢复是个奇迹,主要是锻炼的好。我在这儿不仅干了活,脱了贫,还锻炼好了我的身体,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接下来,我梦想着有一天,能在基地这儿有一间销售大球盖菇的商铺,让全国各地的客商都能品尝到我们这儿的大球盖菇产品。”

  记者采访西庄镇柳村村支部书记薛忠民

  柳村林下种植扶贫基地里的大球盖菇丰收了

  该基地负责人相里建军介绍,今年的大球盖菇市场很好,产品供不应求,种植基地平均亩产4000公斤。鲜菇产品主要销往深圳、上海、广州、西安等大城市;加工菇(腌制的大球盖菇)销往大连等城市。该基地以“党支部+龙头企业+镇城投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经营,龙头企业秦沐公司负责技术指导,不占股份;镇城投公司投417万元入股;党支部把握政策和引领方向;专业合作社主导经营(投资50%);农户(村民)以土地入股;贫困户参加劳动务工取得报酬并参与分红。目前,基地正申请组建韩城市食用菌菌业协会,为以后的大规模持续经营奠定基础。

  有关领导及嘉宾调研考察

  该村第一书记杨宇花说,象苗峰这样的贫困户柳村大球盖菇种植基地吸收接纳了312户,去年底已有苗峰、梁焕云等三户脱了贫。主要通过贫困户在该基地务工,并参与分红,使他们先有稳定的收入,继而让他们逐步脱贫。今年3月至6月底,大球盖菇喜获丰收。在收获季的节里,基地里遍地都是鲜嫩喜人的菇子,除了该基地吸收的贫困户外,柳村周边的老年人、志愿者、包联单位党员干部均分批来到基地采收大球盖菇,平均每天有十拨人,每拨都有六七十人,场面十分壮观。而每人每天能挣到80元至100元。7月18日,该基地拿出31.2万元,已给312户贫困户,平均每户1000元进行了分红。

  柳村林下种植基地

  据了解,2016年柳村利用农村“三变”改革之机,流转了500亩土地,当年曾试种了苦荞、苦参等作物,但都因种种原因而“流产”。在一次对外考察活动中,韩城干部发现了大球盖菇可适合本地林下种植,该市有“北林”工程2万多亩,若能引进并试种成功,这个产业将潜力巨大,前景广阔。2017年5月,引进的大球盖菇在该基地试种成功。紧接着,该基地种植了300亩大球盖菇,经过精心管理,于今年3月,大球盖菇获得丰收。目前,韩城市柳村林下种植专业合作社大球盖菇种植基地已成为陕西最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吸引了全省以及全国的考察团队来学习调研。

  水产养殖 成为他们脱贫的“灯塔”

  在龙门镇的安邦农渔专业合作社,鱼塘一个连着这一个,伏天这里空气更湿热,站在鱼塘之间的道路上,全身的汗水入雨注般往下淌,即便如此,该合作社的工作人员还得在午后下鱼塘工作。当日,是该合作社养殖的泥鳅种苗分塘的时日,分别来自浙江和河南的两个养鱼技师和四个工人只穿着泳装短裤,拉着渔网下了母鱼塘,他们小心翼翼地把泥鳅种苗网住称量后,再倒入另外一个鱼塘里。据该合作社负责人杨安平说,这样是为了方便配饲料饲养及泥鳅成长。

  在鱼塘边,杨安平边走边给记者介绍:“这个塘养的是草鱼,那个塘养的是黑乌鲤;这个塘是泥鳅,是台湾大斑鳅,远处的那个塘养的是大闸蟹,还是中华绒毛大闸蟹。”

  据了解,韩城市安邦农渔专业合作社现有14个鱼塘,品种主要有黑乌鲤、台湾大斑鳅、中华绒毛大闸蟹、草鱼、花白鲢等。接纳了龙门镇北潘庄10户、周边村子47户共57户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并给签约的贫困户进行产业分红。该合作社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务工分类付薪:全天制,中午管一顿饭,每人每天报酬100元;时薪制,在渔场干活,每小时10元报酬。签约贫困户以5万元扶贫无息贷款自愿入股,合作社给提供鱼种苗、饲料及养殖技术,并进行产业分红。

  杨安平说:“这儿渔塘用的是黄河水,水ph值7.0—7.5,为标准淡水,使用通咸无公害饲料生态养鱼,出产的“禹塬邦”牌黄河淡水鱼品质好,味鲜肉细。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经营模式,除了工资外,每年都给入股签约的贫困户每户产业分红1500元,边缘户每户分红1000元。今年的产量明显比去年高,行情也看好,贫困户能拿到更多的报酬与分红。”

  贫困户贾立志今年50岁,家里有3口人,其父亲患有脑梗,孩子刚成年。因其在20岁时右腿得了骨瘤,动过手术后落下后遗症,成了残疾,不能干重活,不能长时间站立,家里还因此欠了近20万元的债。干农活和出门打工都没有人要他,多年来靠政府救济与帮扶才勉强过日子。在该合作社办公室里,贾立志回想着艰难的过去,感动地说:“我是2017年上半年来到安邦农渔合作社上班的,安平知道我家的情况,就安排我干些力所能及的活,每月发1500元工资,我也很自觉地尽量多干些活。一直坚持干完8个月。2017年底,我还领到了1500元的产业分红,还是当时的第一书记张振鹏亲自给我发的。去年我也光荣地成了脱贫户。”

  2017年底,在韩城市龙门镇安邦农渔专业合作社帮扶带动下,已有贾立志、张义宏等三人脱了贫。

  据了解,韩城市有中长产业贫困户1855户5565人,特色种养业户数 270 户832人,按照“政府(党委或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五位一体”模式带动贫困户915户,基本实现了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目前,该市共建成集体经济160个村,全市51个贫困村已对接项目160余个,除光伏产业外,还新增了花椒托管、林下养殖、毛驴养殖、中蜂养殖、传统手工业加工等产业。40个“三变”改革试点村中,33个村已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发展了集体产业,其中16个村已有分红,分红金额达到5617万元,惠及贫困户332户。2018年韩城全市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1215户2741人,经逐镇办、逐村研判,截止6月底,全市实现预脱贫230户712人,占年度脱贫任务70%,11个贫困村达到脱贫退出条件。为全市实现整体脱贫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