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频道 > 扶贫开发 >
分享

  


       我是一名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验收的工作人员,隆冬时节,天气严寒,我带着学生们来到最基层开展脱贫攻坚评估验收工作。此前,虽接触过农村,但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户家中,更没有和最困难的贫困户面对面交流。此次,虽然时间不长,但感悟颇多:最基层的困难群众不易,最基层的扶贫干部不易!

  负责接待我们的有乡里的书记、乡长,也就是乡政府的一二把手,陪我们进村入户的是乡里的领导班子成员,每个村里的书记主任都毕恭毕敬的和我以及我的学生们汇报着脱贫工作。

  走进贫困户的家里,我们先看房屋构造,再看贫困人口的精神面貌,从他们提供的纸质资料里寻找一些破绽,然后再进一步询问,陪同我们的副乡长说,今年乃至今后脱贫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他们鲜有人能完整清晰的表达我们想要的答案,请我们理解和谅解。但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害怕回答错一个问题、算错一笔收入,被我们按规定阻在门外的村干部比贫困户更着急,因为一旦这些接受评估的人无法脱贫,组织上就会追究乡村干部的责任。我们并不是故意为难乡村干部,因为我们也有自己的工作要求和标准,我们也是带着任务来的,我们要确保的是不发生错退,不发生漏评,所以我们慎之又慎。

  我深知扶贫工作千丝万缕,而且每一件都是重中之重,扶贫干部们丝毫不能懈怠,经常要同时接到七八件工作任务,不能解释,不能推脱,只能默默地争分夺秒去做,而且不能出错。万分辛苦之后,没法尽美的,还要面临群众的不理解和上级的误解,这个时候没有时间来停顿,来化解一下心里困惑和委屈,因为下一波任务马上又来了,且把心酸深埋在心底,继续赶路,为了群众的期待,为了艰巨的任务,必须日夜兼程。

  很多贫困户都对现行的脱贫帮扶政策感激涕零,他们养鱼,养鸡,养鸭,他们种菜,种花,种麦,他们自力更生的打工创业,他们艰苦奋斗的白手起家,他们报团取暖的合作发展。他们有窗明几净的家,虽然不是高楼大厦,他们有志在四方的儿女,虽然不能成龙成凤。我和我的学生们对此非常感动,但我们也有我们的原则,所以有些时候可能不近人情,可能吹毛求疵,因为我们要把事情搞清楚,我们得对自己负责,更得对贫困户负责。

  一名扶贫干部说,有些贫困户只要得到一些政策和帮扶,就会千恩万谢,但有一些贫困户即使得到再多帮扶,也不满意,总希望获得更多,甚至有攀比心理。结果一个不满意,就有可能把几年的帮扶努力全否决了。“一坏毁千好”,帮助贫困户办了一百件好事,但如果有一件没办好,贫困户就有可能不满意。在评估过程中,对于回答不满意的贫困户,我们也要详细了解原因并对客观情况加以分析。

  通过几天的走访,我深深的知道了基层工作的不易。尤其是乡村扶贫干部没日没夜的加班,一方面切实改变了贫困户的生活状况,一方面也整理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档案资料。

  在很多地方,第三方评估结果与年度考核直接挂钩,往往也成为问责工具。“当前的第三方评估,主要是省里组织对县级单位进行的评估,是年度最终考核依据之一。评估中如果出现问题,很多人就会被追责。”一名扶贫干部这样说。

  基层干部不易,基层扶贫干部不易,在基层做了扶贫干部,就意味着要时时刻刻开会、加班、下乡、填表……在繁重的工作中,不仅要学会“分身”,还要会各种技能。扶贫干部把大量精力投入到脱贫攻坚这一伟大工程中。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因为他们是基层干部,服务基层是本职工作,脱贫攻坚他们责无旁贷。但他们就怕应接不暇的各种检查、没完没了的资料整改、永无休止的熬夜加班。他们甚至连“披星戴月出门走,风高月黑把家还”都成了奢望,因为“五加二、白加黑”的模式早已成为扶贫干部的工作常态,休假唯一方法就是累倒住院!

  中国的脱贫攻坚工程可以在世界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在这项波澜壮阔的工程中,离不开无数人不懈的努力。基层干部,他们作为国家政策的最终执行者,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也面临着最为严峻的挑战,在扶贫的道路上,他们牺牲了很多,他们的努力和付出,值得更多的人去关注!

  写在后面:夜深了,我们该睡了,因为明天还有任务。我躺下之前,我知道还有很多的乡村干部还在加班加点,迎接我们明天的到来!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