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三月,秦东大地生机勃勃。黄灿灿的迎春花,粉嘟嘟的杏花,含苞待放的玉兰、桃花……春光里,奋斗者的脚步就像渐次绽放的花朵,映衬着新时代渭南追赶超越的新气象。
在众多勤劳实干的身影中,女性是一道分外亮丽的风景线。她们用巧手编织美梦、用针线绣出美好生活、用扎实苦干托举起父老乡亲的夙愿。春天,我们在渭南走进姹紫嫣红的“花海”,带您认识“做给群众看、领着群众干、帮着群众赚”的“三朵金花”。
“巧娘” “绣娘” “拼命三娘”
格子大衣、浅蓝丝巾,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要不是右手中指上的顶针和信手编出的“七股辫”,记者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位温柔和气的大姐,就是渭南市出名的草编“巧娘”陈春苗。
大到摇篮、花瓶,小到草鞋、围棋篓,3月4日,在位于临渭区桥南镇庙底村的巧娘草编合作社里,近百种精美别致的草编工艺品,让人目不暇接。
不仅有一双巧手,陈春苗还有颗好心。3年来,她让桥南镇古老的草编技艺重获新生。很多留守山村的姐妹们,在她的带领下都变成了“巧娘”,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编织着幸福生活。
如果说草编让人着迷的是那份自然朴素的美,那么,刺绣向人展现的则是女儿家的细腻与巧思。
在渭南,澄城刺绣独树一帜。心灵手巧的“绣娘”和精美绝伦的绣品,点缀着缤纷多彩的古徵大地。在城关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澄城刺绣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秀花,每周四都会准时来到县里的老年大学,为参加刺绣培训的贫困群众讲课。一针一线、一丝一扣,刘秀花在讲授刺绣文化和技法的同时,也用柔情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贫困群众的思想。
苦口婆心地讲,手把手地教,很多贫困群众在刘秀花的课堂上,明白了依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的道理。“绣花功”也让她们提振了精气神。
与陈春苗、刘秀花稍有不同,大荔县段家镇似仙渠村的翟便林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拼命三娘”。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这位经常让男同志刮目相看的“女强人”,用了整整8年时间,结束了似仙渠“烂杆村”的历史,让这颗镶嵌在洛河南岸的明珠重新熠熠生辉。
3月6日,惊蛰。似仙渠村的李子园里,群众正忙着春灌、追肥。枝丫间,米粒儿大小的花骨朵含苞待放。果园里的路、果园里的渠,成为翟便林辛勤努力的最好见证。如今,李子已经成为似仙渠村的主导产业,80%以上的村民依靠李子园实现了增收致富。
不言苦 不怕难 一心只为群众
“三朵金花”互不相识,但言谈却惊人的相似。她们都说:“只要能帮群众富起来,吃点苦、受点难都没啥说的。”
陈春苗还记得,自己开办的第一个草编培训班,因为没人信、没人来、订单没人做而“夭折”了。热脸贴了冷屁股,陈春苗没有灰心,她一个村一个村地做工作,终于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为了组建刺绣专业合作社,刘秀花豁出了老本:没场地就让儿子腾房子,没钱搞就借钱搞,没员工就让家人当员工,没销路就到南方揽活计。只要能让贫困群众学刺绣、做刺绣、用刺绣增收,刘秀花啥苦都能吃,啥难都能受。
刚上任那会儿,翟便林一天也没有消停过:修水渠,有人偷工减料;修巷道,有人放车胎气。为了进度和质量,翟便林日夜奔波地搞家访、摸实情,忙垮了身体,才感动了群众。
身为妻子和母亲,陈春苗、刘秀花、翟便林都对家人心怀愧疚。
“女儿今年读高三,正是关键的时候。但巧娘草编合作社才刚起步,我实在抽不出时间关心她的学业。”说起即将高考的女儿,陈春苗的话语中满是歉意。
刘秀花告诉记者,老伴儿的身体并不硬朗,但他从来没有抱怨,反而还主动承担起了家务。“如果没有老头子,我坚持不到现在。”她说。
“3个孙子我都没照顾过一天。”看着爱人怀里抱着的小孙子,翟便林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记者说,“自打当上这村干部,家里人没少为我分担。”
“值吗?”记者向她们问了同样的问题。“只要群众能过上好日子,就值!”她们的答案出奇一致。
在临渭区,陈春苗创办的巧娘草编合作社,已累计吸纳贫困妇女1000余人,并为她们年均增收400多万元;在澄城县,刘秀花和她教出的“绣娘团”已经签下了稳定的订单,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守妇女前来学艺;在大荔县,似仙渠村的黑皮李子已被客商抢订一空,这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今年的收入有望突破3000万元大关。
闯出路子 带好苗子 巾帼建功脱贫攻坚
眼下,巧娘草编合作社的订单已经排满3个月,其中,最火爆的是畅销东南亚的摇篮和草鞋。“我都不咋接订单了,怕干不过来。”3月4日,陈春苗喜滋滋地说。
从农闲时的“小手工”到畅销海内外的“朝阳产业”,临渭草编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巧娘”陈春苗的创新实践:对贫困户的产品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吸纳贫困户入股,共享设计图样和分红,巧娘草编合作社闯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加入合作社后,我的收入涨了几倍,去年脱了贫。”草编工作室里,正在编蒲团的崇宁镇五星村农民康会娃高兴地说。
2018年,澄城县安里镇郊城堡村的妇女权花兰脱贫了。她靠着一手精湛的刺绣技艺,日子越过越红火。权花兰说,自己最感激的人是教她刺绣的刘秀花。2017年,在刘秀花的举荐下,她成为澄城刺绣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采访中,刘秀花讲得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学生们”。她用“绣花功”带出了“好苗子”,让对生活丧失信心的人们,跳出了贫困的泥淖。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刘秀花先后带出了20名市、县级非遗传承人,让澄城刺绣的“星火”点亮了贫困妇女的锦绣生活。
翟便林身上,总有一股“巾帼不让须眉”的英气。“修路有人挡车,她就走到车前头,谁挡就现场做谁工作;装路灯有人找别扭,她就晚上到其家里做工作。只要是为了大家好的事,她从来不怕得罪人。”党支部委员张支栋告诉记者。
其实,张支栋也曾当过似仙渠村的党支部书记,翟便林工作上的难处他也曾遇见过。但现在,他发自肺腑地佩服这位女书记:“没有她,就没有我们似仙渠的今天。”“翟书记还包扶了村里最难扶的7户贫困户。在脱贫一线,谁说女子不如男?”3月6日,段家镇党委副书记杨伟锋感慨地说道。
“妇女能顶半边天。”在秦东大地的脱贫攻坚一线,活跃着很多像陈春苗、刘秀花、翟便林这样的巾帼英雄。她们不辞辛劳,坚强隐忍,成为渭南春天里一幅幅美丽的剪影。
责任编辑:张伟
- 渭南市临渭区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育班走进下邽2021-11-19
- 临渭区新型职业农民电商扶贫培训会在渭南饭店召开2019-01-19
- 临渭区职业农民在渭南饭店开班培训2019-01-16
- 渭南非遗草编传承人获“陕西爱故乡人物”殊荣2018-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