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三农频道 > 扶贫开发 >
分享

    “短短两年时间,我们村就从一个落后村变成远近知名的示范村,就是因为我们有个‘好头羊’!”12月1日,记者在米脂县桃镇采访时,当地申家沟村村民申善福提起村里的变化赞不绝口。而村民口中的“好头羊”,说的是当地农村党支部。

  近年来,米脂县大力实施“三创两比一提升”工程,通过党委创品牌、支部创标杆、党员创模范,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锻炼出一批有活力、勇担当的基层党支部队伍,成为带领农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像申家沟村这样的基层发展典型。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近年来,针对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米脂县不断深化基层党建改革,以创新举措突破瓶颈难题,全面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为有效解决县域党建难题探索出一条创新之路。

  树立“红色教育”品牌,是米脂县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一项亮点工作。今年以来,米脂县围绕杨家沟革命旧址红色教育资源,大力弘扬米脂红色文化,先后举办了纪念“十二月会议”召开72周年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红色学术研讨活动。

  同时,米脂县在成立杨家沟干部教育培训学院的基础上,又先后建成杨家沟、高西沟2个全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累计举办省、市、县级各类培训班43期,培训党员干部1.12万人次,把米脂红色革命文化传播到全省各地。

  党建引领创立“绿色品牌”,是米脂县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有效举措。

  米脂县城以北2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闻名遐迩的生态旅游景点银州街道高西沟村。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行者,在高西沟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通过多年奋斗,将一个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的穷困山村,变成了今日“高山松柏连成片,陡坡牧草绿油油,水库清澈映青山,平展坝地喜丰收”的“塞上江南”。高西沟村在全县率先走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面对记者的采访,高西沟村村民高锦武说:“我们村山美水美,吸引了很多游客,我也办起了农家乐,现在,不用出村子,就把钱赚了。”

  如今,高西沟村党建引领的发展模式,已经覆盖到米脂全县。树山村的山地苹果、马家铺村的有机桃子、柳家洼村的大棚小瓜、高二沟村的草莓种植……这一个个散布在黄土高原上的农业特色产业项目,汇聚成集生态旅游、休闲文化、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绿色生态经济集群,让2.3万农村群众从中受益。

  打造示范标杆党支部

  “杜书记到我们村以后,想方设法给村里修起两座便民桥,彻底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为了让村民增收致富,他又为村里协调建起一座养殖场,这样的好干部到哪里找呀!”采访中,桃镇王坪村村民蒋海峰说起驻村第一书记杜晓军时,直竖大拇指。

  在石沟镇党坪村,驻村干部调动村民生产积极性的故事同样被传为佳话。近期,驻村干部王晶在调研中发现,虽然上级有关部门为村里争取来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但是项目带来的电费收益,却长期按照村民人均进行发放,助长了一些人的“等靠要”思想,很难调动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多次商讨之后,王晶会同村党支部成员为党坪村制定出一套按劳分配方案,鼓励村民参与村里各项公共事务,通过劳动积分领取电费收益款,一下子调动起村民的劳动积极性。

  近年来,米脂县在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过程中,创新实行了“234”驻村干部选派工作机制,制定了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加强全县驻村联户工作十条措施,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推广作用的标杆党支部。

  截至目前,全县为基层农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224名,实现贫困村第一书记、行政村党建指导员全覆盖,99%的村子达到两委会“一肩挑”改革目标。通过评比考核,全县先后树立起12个“党建+”示范标杆党支部,辐射带动了81个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

  树立党员模范典型

  “今年端午节前,我要搬新家,赵书记知道后,专门联系志愿服务队给我帮忙,还送来了粽子和米面油。这些干部都是大好人!”提起这件事,银北社区居民康小梅眼睛湿润。

  康小梅是一位军烈属,由于身患先天性心脏病,生活一度陷入困境。了解到她家的实际情况后,银北社区党支部书记赵洁很快帮助她申办了低保、大病救助。为了减轻康小梅的生活负担,赵洁还专门组织社区志愿服务队定期帮助她解决实际困难,终于让康小梅一家摆脱了困境。

  今年以来,米脂县深入开展“双报到”“双考双评”工作,通过开展党员干部志愿服务活动,着重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累计帮扶处理各种群众难题20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峻时期,米脂县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组织全县4000多名党员干部,投入到基层一线抗疫岗位,涌现出了一大批抗疫先进集体和典型人物,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每一个抗疫岗位熠熠生辉。

  米脂县委组织部部长刘钧对记者坦言,米脂县贯彻落实新时代组织路线,实施“三创两比一提升”工程,“创”是创新,是有效载体;“比”是比拼,是实践路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助推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