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白泥井镇,“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曾经是这里真实的写照。如今,这里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变“沙地”为“良田”,2019年全镇农业产值达22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0元,当地老百姓也从治沙变成了致富。
“产量比较高,我们现在每斤卖到8毛6,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白泥井镇团结村村民王乐艳高兴的说。
眼下,正是夏季马铃薯上市的时候,王乐艳正带领工人忙着收获自家的马铃薯。今年种植了50亩夏季马铃薯的王乐艳,怎么也没有想到,如今改良的土地,不仅亩产高、品质好,而且,只要到了上市的季节,就会被来自八方的客商一抢而空。
上个世纪30年代,白泥井镇黄沙漫天,十年九旱,冬春一片荒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与严酷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为彻底改变现状,白泥井镇通过植树造林和改良土壤的方法,让“沙地变良田”的梦想成为了现实。作为本地种植大户的薛凯,提起现在的变化他感慨万千。
“从我小时记事起,因为沙漠化特别严重,有时候种子播下去吹走了,要么就是种子刚发芽就吹死了,现在植树和农业的结合,地理环境一年比一年好。”白泥井镇团结村种植大户薛凯告诉记者。
如今,白泥井镇沙化土地治理率达93.24%,昔日的沙地也变成了良田,这让曾经遭受风沙侵害的薛凯,又重新燃起了耕种的希望。现在,薛凯已由最初种植的十几亩扩大到200亩,一年纯收入近50万元左右,成了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采访中,薛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今年种了二百多亩辣椒,按目前行情来算,一年纯收入在四五十万左右,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生活质量也逐渐提高了。”
从“千年沙漠”到“今日沃野”,定边县硬生生在毛乌素沙地南缘打造出了32万亩高标准农田,成为了陕西省“新粮仓”。
近年来,白泥井镇又着力打造“白泥井品牌”,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2019年白泥井镇农业产值突破22亿元,农产品交易额达15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0元,当地老百姓也从治沙走向了致富。
提起白泥井镇的小康之路,镇党委书记曹鹏飞说:“通过设施农业的引进,延长了农时,提高了单位面积种植农产品的效益,而且可以提早上市,抢占市场,在大田作物上,我们实行规模化集中连片种植,有利于机械化的展开,同时,打造白泥井这个品牌,现在所有向外销售的农产品,都贴有白泥井这个商标,通过品牌化运作,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如今,白泥井镇现代特色农业不仅是当地老百姓的“致富宝”,也成为全县镇村现代特色农业的“样板间”。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全国产业强镇示范镇、大漠蔬菜主产区、周边农产品交易集散地。
责任编辑:张伟
- 陕西山阳:南宽坪镇驻村兴农先护农 抗疫一线铸忠诚2022-08-31
- 陕西蒲城:孙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月”主题系列—2022-08-14
- 陕西商南:过风楼镇双垣村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2022-07-19
- 定边县积极引导农户抢墒播种2022-06-29
- 陕西:定边县定制科技方案 “把脉”旱作农业发展2022-04-19
- 澄城县寺前镇全域整治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小镇2022-04-14
- 湘河镇举办巩固脱贫成果业务知识“大比武”活动2021-11-11
- 子洲县苗家坪镇强党建严纪律转作风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2021-10-24